
113/11/15「設計人生」職涯講座
為協助學生發展跨領域視野,慈濟大學生涯發展中心於2024年11月15日下午在介仁校區舉辦「設計人生」職涯講座,邀請年輕優秀建築師林承誼與設計師李澄恩,分享他們在大學及創業的經驗與心得。兩位主講者分別從彰化及屏東遠道而來,他們透過自身例子,鼓勵同學在學時努力學習,規劃並設計屬於自己的人生藍圖。二位講者的分享獲得年輕學子的共鳴,他們也承諾將擔任慈濟大學業師,希望在未來能提供學生職涯相關諮詢。
林承誼建築師成長於慈濟家庭,母親是骨髓捐贈資深志工,受母親鼓勵加入骨髓捐贈建檔,並在20歲時配對成功。為了如期捐髓,他放棄到日本當交換學生的機會,並覺得這是他生命中極珍貴的經驗。
對生命的珍惜,林承誼說,不只是對人,還有對大自然也一樣。「沒有不好的材料,只有不好的設計」。他從大學時期設計一坪大的廚房出發,現在則有了自己的「藝樹館」,生態樹林是主體,建築為輔的副建築概念,也融入了為母親設計的頌缽聲音療癒空間。他在設計與建築工作中,重視自然聯繫與和諧環境的創造,並提出:「美從不缺,缺的是發現的眼光。」看到同學羨慕的眼光,林承誼勉勵大家:「不用等到很厲害才去做,而是做了就會漸漸變得厲害。」
另一位主講者李澄恩室內設計師,跟林承誼是大學同學,受到承誼的啟發,他在就業兩年後,也創立自己的設計公司。澄恩分享自己的學習和職涯歷程,看到他傑出作品,與會聽眾問道,「請問你在大學是怎麼過的?」他說,「一年級,混著過;二年級,被老師盯了,開始認真投入,光是最基本的線條我就畫了1000張。」大家這才意識到成功背後,都是需要下苦功。
李澄恩以「北極沒有光」為主題,分享道:「北極是大家嚮往的夢幻之地,像是我們對職涯的憧憬,但是你不知道所面對的寒風刺骨就是所謂的沒有光。」但為了達到理想狀態,他說,每天都需要努力過日子。
聽完講座後,慈濟大學經營管理學系陳皇曄老師除肯定兩位年輕講師的優秀表現外,也勉勵現場學生「扎實的基本功是成功的基礎。」生涯發展中心謝麗華主任表示,慈濟大學鼓勵學生跨領域發展,也希望同學們從不同講座中有更多的啟發。中心未來也計畫要走出校園,下學期在中部舉辦業師座談,並帶大家到「藝樹館」參訪,讓同學們可以從實地參訪,增廣見聞,為自己的職涯做準備。
校園日誌: